close


星期天下午見到是溼冷又是大風浪的日子心中便喜,
因為我想今天傍晚以後的釣客一定很少,
結果一到東北角風大雨大,
真的是人煙稀少!
到了鼻頭更是下巴快掉下來了,
因為從沒有想到鼻頭港竟然空無一人....
原來我誤以為港嘴旁邊搭仔上的活餌客是7-11全年無休,
於是就穿上雨衣好好獨享一個人的鼻頭角釣遊,
結果沒拋幾竿竟然遇到小許來探班,
本來以為會有伴,
結果還是我比較癡,
只好一個人到處亂搞,
由於水濁便感覺今天釣況會不好,
但是因為外面浪大心想港內搞RB2應該有不錯的收穫,
結果朗了六個港,
沒遇到大咬,
但因為幾乎都是僅有我一個人獨佔漁獲,
只有和美港有遇到兩位絲友因外面風浪大也在朗RB2,
到場時最大獎已經讓別人領走了,
每個港收個三、四隻尖梭,(有兩個港敲龜)
所以還算是小豐收,
在和美有起了一隻不到巴掌大放生級的軟絲就不想拍照讓它直接回家,
POST一下整夜的收穫

 

 

由於尖梭的量不錯,
因此要來好好研究跟實驗一下尖梭的不同料理方式,
先是研究不同的刀法以及除刺的方式,
(先前用吸管除刺的方式我覺得破壞魚肉,
而且也浪費許多骨頭旁的肉)

 



第一種處理方式,除麟、
去內臟後將頭部跟脊椎連接處折斷,
網路上說可以用刀子慢慢刮除,
我發現根本不太可能,
除非要刮除比較多的肉,
所以就用邊用手拔邊用小刀刮除的方式,
但漁肉就被破壞了,
因次決定往後放棄此作法
(雖然魚肉的完整度比用吸管除刺法好很多,
但還是相當不滿意)

 




第二種作法:
除麟、去除內臟後,
用三枚切的方式,
只是我發現比較快的方式,
不需要先從魚背下刀後再從尾部切離,
直接將魚身用左手壓住,
魚刀從右邊從尾部壓平地往魚頭方式切,
就可以獲得像照片中的魚身肉,
覺得此方式相當不錯,
雖然魚肉本身還有許多刺,
但用拔豬毛器拔除還不太破壞魚肉!

 



一部分的魚骨當湯頭,
另一部份的先用醋浸泡等一下要做香酥魚骨!

 



後來我用了第二種方式的進化版,
就是魚鱗去除後不需要先除內臟,
直接用第二種方式做三枚切,
第一片魚身分離之後就可以輕鬆的處理內臟了!
因此第三隻以後都適用此法,
很快地就完成了料理前的作業了!

 

 




這種處理方式有很大的優點,
就是魚身的大小相當 fit in 好用的黑鼎鐵鍋!
否則以前整隻常常放不太下煎鍋

 



香酥魚骨,
在煎炸(就是用比平常煎魚多一些的油去半煎炸),
我發現可能促要泡久一點,
粗的魚骨跟刺會比較脆一些!
不過煎的時候才發現一件豬頭的事...
酥炸魚骨好像不應該連魚頭一起炸吧....暈倒!

 



我們家小女兒吃起老爸的實驗料理,
直說酥炸尖梭骨頭好香、好像餅乾!
還自己主動豎起大拇指讓我拍照!
其實再怎麼累,
見到女兒滿足的表情跟表達感謝時,
所有就都值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mhusky 的頭像
    imhusky

    一個社工人之飛行、釣魚(軟絲、紅甘...)遊記、手作皮革之心情雜記

    imhu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